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十二屆海峽青年節 >> 海青動態

        看更多風景尋更多可能——臺灣大學生吳沁頤的間隔年

        2024-09-23 08:30:53來源:福建日報

        秋日的一個周末,開車前往位于永泰縣的嵩口古鎮,拂面的風已經有些涼意。在鎮里的小道旁,遠遠看到一個戴著眼鏡、個子不高的短發姑娘手中拿著素描本正在認真畫畫。她的作畫對象,是村子里做斗笠的老手藝人。隨著老人一針一線將竹葉密實地縫入帽子框架,短短五六分鐘,老人的形象已經躍然紙上,再用水彩上色,一幅水彩速寫圖就完成了。

        女孩的名字叫吳沁頤,來自臺灣,是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的學生。

        8月中旬參加完第十二屆海峽青年節的大學生領袖營,吳沁頤留了下來,繼續參加“嵩口生花”藝術駐地計劃。

        初次了解到這個活動,是在馬祖駐村時臺灣同伴的推薦。報名后,她開始了漫長的等待。為了提高自己的“成功率”,她還追加了一封給主辦方的郵件,言辭懇切,并附上了她之前的作品。

        “這個活動要在嵩口待滿兩個月進行采風創作,最后會有一個展覽,用自己創作的作品助力嵩口的鄉建鄉創。”吳沁頤說,她對這樣的駐村計劃很感興趣,很開心最終收到入選的好消息。“能看到不同的風土人情,能讓自己的創作成為‘有用之物’,太有意義了!”

        現在,在嵩口待了快一個月的吳沁頤似乎已經成了半個村里人。

        “這里的青梅酒好喝!”“這家的蛋燕味道最正宗!”“看看這個嵩口古鎮的文創產品,很受游客的歡迎!”走在古鎮的石板路上,吳沁頤總會熱情地推薦古鎮的“明星產品”。

        而在她的腦海里,已經初步有了設計想法。在剛到嵩口鎮的第一天,主辦方就帶著他們觀看了非遺項目嵩口肥獅的表演,憨態可掬的肥獅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創作一套繪本,主人公就是一個小女孩帶著一只肥獅,一起去看嵩口的好山好水,一起去體驗古鎮的傳統手工藝,一起去參觀充滿故事性的古厝古宅。”吳沁頤說,她還計劃將最終的作品帶到臺北插畫藝術節去參展,“我希望有更多臺灣的青年能看到這兒的美麗”。

        去年,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讓吳沁頤來到廣州參加研學活動,這讓她決定暫停大學生活,開啟gap year(間隔年,指青年在升學或者畢業之后工作之前,進行一次長期的旅行,讓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體驗與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不同的生活方式)。“看更大的世界,交更多的朋友,我想這才是大學生活的正確打開方式。”吳沁頤說,在這次參加海青節的時候,她還找到了自己喜歡的藝術創作方式——水彩速寫。

        海青節安排的活動滿滿當當,每次看到好看的風景或者有趣的人,吳沁頤都想記錄下來。抓住休息的空當,她就會埋頭作畫。“練著練著,速度就越來越快了。”吳沁頤笑著說,她有時候會把作品送給畫中人,看著他們的笑臉,吳沁頤非常開心。

        在嵩口的日子里,吳沁頤的速寫作品已經有數百張。她把它們放在居住的客棧的公共區域,供游客們翻閱。她總是希望能給嵩口留下些什么,能讓更多人知道一個臺灣姑娘眼中的嵩口。而對于吳沁頤來說,腳步不會停下,“我想探尋福建乃至整個大陸更多的風景,而這都在我未來的計劃中”。(記者 汪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