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十一屆海峽青年節 >> 海青動態

        兩岸社區探討“幸福”

        2023-02-19 16:22:41來源:福州日報

        如何發動居民參與社區建設和自治管理?兩岸社區如何互學互鑒,為居民提供更高品質的生活?17日,由福州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倉山區金山街道辦事處和臺北永明社區理事會共同舉辦的兩岸雙社區交流活動,在倉山區中天社區舉行。

        兩岸社區探討“幸福”孔祥科(左)接受閩劇服飾。記者 張鐵國 攝

        “很高興兩岸社區能夠成為戰略伙伴,希望未來可以互相學習,共同舉辦更多的各種交流活動。”臺北永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王奎棋在祝賀視頻中表示。

        在中天社區舉辦的拗九節活動現場,臺北永明社區發展協會名譽理事長孔祥科、市臺胞投資企業協會榮譽會長陳奕廷等臺胞深切感受到福州濃濃的愛老敬老氛圍,并與現場老人們一起品甜粥,欣賞閩劇、漢服、旗袍、國學朗誦和歌舞表演。臺胞們還饒有興致地穿上閩劇服,感受閩都文化的魅力。社區隨后將閩劇服飾贈送給孔祥科。

        孔祥科表示,一定將福州的愛老敬老精神和閩都文化帶到臺北。

        隨后,兩岸相關人士就加強社區志愿服務、開展社區治理、共同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等深入探討。

        孔祥科近年來經常往返于兩岸,致力于推動兩岸交流合作。他認為,在社區志愿服務方面,臺灣開展的志愿服務“時間銀行”活動值得借鑒,即鼓勵居民在社區做義工,并將做義工時間積累起來,等將來自己年老或生病需要照顧時,再接受他人的義工服務。“這樣的方式,既方便鄰里,也讓自己受益,一舉兩得。”

        在榕居住多年的臺胞蔡高暉是一名“新福州人”,目前從事兩岸社區融合發展工作,對加強社區工作頗有見地。她建議借鑒臺灣地區做法,經常利用周末和節假日在社區開辟“跳蚤市場”和“物物互換”活動,讓舊物更好利用,將善款和物品捐贈給社區困難群眾和有需要的居民。

        “加強社區建設,還需要轉變觀念。”倉山區金洲社區黨委書記兼主任劉學峰曾到過臺灣一些社區考察,他認為,要轉變思路,立足社區現有條件,向居民問計問需,推動形成共建和諧家園的濃厚氛圍。

        金山街道黨工委書記許大偉認為,兩岸同根同源,加強社區交流,要注重加強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增進了解互信,提升服務居民水平,不斷增強兩岸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福州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陳承茂介紹,作為兩岸雙社區交流活動的“開篇”,該會與金山街道將以金山街道所轄社區為起點,繼續與臺北永明社區進行雙社區深入交流,形成示范效應后,再向福州及兩岸其他城市社區逐步鋪開。“我們希望通過互學互鑒,打造兩岸社區高質量設施、高質量服務、高質量文化,讓兩岸群眾實現高質量生活。”(記者 張鐵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