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兩岸交流 >> 海青故事

        熊貓“守護人”修云芳:見證兩岸青年相聚的美好時光

        2022-11-29 07:45:54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馮雪珠

        人物名片

        姓名:修云芳

        職業: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主任

        海青時刻:作為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主任,修云芳見證了兩岸青年在研究中心共同學習大熊貓知識、親自動手為大熊貓做美食的美好時刻。

        感悟心聲:期待兩岸青年再次相聚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共度美好時光。也希望臺灣青年借海青節了解福州,將所見所聞帶到臺灣,發揮橋梁紐帶的作用,增進對彼此的理解。

        熊貓“守護人”修云芳:見證兩岸青年相聚的美好時光修云芳(右一)帶領營員到大熊貓竹源地考察。(受訪者供圖)

        為大熊貓打掃獸舍、制作窩窩頭蛋糕、考察竹源地……在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主任修云芳的手機里,一張張照片定格了兩岸青年相聚的美好時刻。

        照片中,2018年參加第六屆海峽青年節的臺灣青年彭少甫常常占據“C位”。11月19日赴臺大熊貓“團團”離世,彭少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不僅提到了團團的“丈母娘”家——讓他難以忘懷的大夢山,還深情回憶了他在大夢山參加兩岸大學生海峽(福州)熊貓世界體驗營時的難忘瞬間。

        對于像彭少甫一樣熱愛大熊貓的臺灣青年來說,能來福州“拜訪”團團的丈母娘“雷雷”,并近距離接觸大熊貓、學習大熊貓知識,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從2016年開始,海青節兩岸大學生海峽(福州)熊貓世界體驗營持續舉辦,給了喜愛大熊貓的臺灣青年來福州當大熊貓“奶爸”“奶媽”的機會。每年熊貓世界體驗營的20個臺灣學生名額,常常有三四千人競逐。

        在修云芳的記憶中,彭少甫能說會道,非?;钴S,“他口才很好,對兩岸關系比較了解,還常常發表自己的見解。”除了彭少甫,不少禮貌謙虛而又不失活潑的臺灣青年也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兩岸青年的交流沒有絲毫的隔閡。”修云芳說,來自臺灣的青年常常分享他們在臺灣見到的“團團”“圓圓”,大陸青年也熱情地帶著臺灣青年到農大附近的美食街、鼓山、三坊七巷等地打卡。

        實際上,除了承辦海青節活動,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與臺灣相關單位的交流也非常密切。

        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教授周崇熙曾多次帶領學生前往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學習熊貓飼養相關知識,與修云芳結下深厚的友誼。今年6月,修云芳與周崇熙等人合著的《小熊貓飼養管理指南》順利出版,身在臺灣的周崇熙收到后非常興奮。

        臺北動物園大熊貓館館長陳玉燕與修云芳亦是多年好友。在“團團”生病后,兩人第一時間線上交流,討論病情。修云芳更是毫無保留地將治療“巴斯”疾病的經驗分享給陳玉燕。

        因為疫情阻隔和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改造提升,兩岸大學生海峽(福州)熊貓世界體驗營目前處于暫停狀態。但展望未來,榕臺兩地以熊貓為紐帶,架起兩岸青年交往交流交心橋梁的前景依然可期。

        修云芳說,正在建設中的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二期,已將兩岸青年交流的需要考慮在內,在設計和設備上進行優化提升,為兩岸青年深入學習實踐熊貓等野生動物知識提供更便利的條件,“我們期待兩岸青年再次在此相聚,共度美好時光”。(記者 馮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