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海青動態

        全國首創!兩岸建筑設計師聯合駐村,“九步法”帶動設計下鄉

        2022-09-28 16:21:01來源:中國新聞網

          走進福州羅源縣起步鎮,一條古街再現千年古鎮風采,破舊的市場牌坊、圍墻、店招店牌改造一新,重現古厝建筑風貌,居民建起“微庭院”“微菜園”扮靚集鎮。

        全國首創!兩岸建筑設計師聯合駐村,“九步法”帶動設計下鄉

          2020年以來,臺灣知名建筑設計師吳正隆的設計團隊經福建省青年建筑師協會推薦,在起步鎮開展“集鎮環境整治”項目。在去年福建省同類項目評比中,該項目拔得頭籌。

          “閩臺鄉建鄉創最終目標,是給在地鄉親更多幸福感、獲得感。因此去年我們第一期的完工項目主要是生活環境硬件的改善。”吳正隆說。

        全國首創!兩岸建筑設計師聯合駐村,“九步法”帶動設計下鄉

          吳正隆(左)在與團隊成員商議規劃設計方案。福建日報記者 吳洪/攝

          閩臺鄉建鄉創合作,近年來由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拓展到集鎮環境整治、新時代農村社區建設、城市管理、產業培育、文創等多領域。以兩岸同根的福建鄉村為載體、以兩岸融合的發展目標為依歸,閩臺鄉建鄉創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創新模式。

          其中兩岸建筑師聯合駐村模式為全國首創,由臺灣團隊提供總體創意、文創設計、社區營造,匹配大陸協作團隊進行規范解讀、施工圖設計、資源對接。在合作過程中,兩岸建筑師共同梳理出臺灣社區營造“九步法”——開展田野調查、培育核心骨干、編制三年規劃、善用社會資源、搭建支持平臺、成立自治組織、推進自治升級、合力營造社區、形成社區共同體。這一做法更新了大陸建筑師的鄉建鄉創理念和做法,也帶動了設計下鄉。

          在起步鎮,大陸設計機構時代建筑設計院(福建)有限公司進行建筑及景觀施工圖配合,福州中南聯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參與文化展陳及產業賦能,兩岸設計師建立起緊密合作機制,實施效率有效提升。

          應用臺灣社區營造設計理念,吳正隆和他的團隊先期進行了詳細的調研。“我們拜訪上年紀的老人家,聽他們講起步鎮的故事、他們心中的家鄉印記以及他們對生活環境改善的需求。”吳正隆說,“這是我們設計工作的重要一環。”

          起步鎮有一座年久失修的宋代木構式廊橋,是村里老人閑時話家常的所在。設計團隊正著手將其修復宋橋模樣,修繕橋頭亭,規劃建設古橋公園,打造民眾議事場所。

          一條溪、一座橋、一古街,設計團隊提煉出“起步特質”,衍生出獨具氣質的設計方案。吳正隆希望打造“突出文化歷史、彰顯地域風貌、充滿人文關懷”的新城鎮,幫助村民們留住鄉愁。

          作為在臺灣頗具聲名的建筑師,吳正隆曾參與規劃設計臺北淡水“漁人碼頭”景觀工程。“福建一村一面,美麗鄉村建設方興未艾,依托鄉建鄉創方面的有關惠臺政策,給了臺灣人才施展抱負、實現夢想的舞臺。”他說。

          2018年以來,福建先后發布《關于鼓勵臺灣建筑師來閩參與鄉村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深化閩臺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政策。福建省住房和建設廳已累計補助了226個項目共1.13億元人民幣。截至目前,有100多支臺灣建筑師團隊、300多名臺灣鄉建鄉創人才參與閩臺鄉建鄉創,合作培護式服務已覆蓋280多個村(不含廈門)。

          因閩臺兩地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技術規范有明顯差異,過去臺灣團隊“登陸”初期往往“兩眼一抹黑”。福建省住房和建設廳委托福建省青年建筑師協會成立工作專班,為臺灣團隊提供全過程閉合輔導,確保政策與有輔導、項目有信息、合作有對接、落地有跟蹤、問題有協調。

          挨家挨戶走訪、制作效果圖、征求方案意見……最近,吳正隆正著手規劃羅源縣起步鎮集鎮環境治理二期工程。他希望為在地居民建設文化廣場、體育公園、長者食堂、兒童圖書館,讓公共空間充滿人文關懷。

          “從規劃、設計、營造美麗鄉村,到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一大批臺灣青年在福建鄉村追夢,為福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福建省青年建筑師協會秘書長劉炳輝說。

          (記者 閆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