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二屆海峽青年節

        海峽兩岸琴瑟合鳴 古琴雅集啟幕“北京周”

        2014-04-25 00:25:49  作者:王立立

        大陸琴人與臺北茶人上演琴與茶的對話,為當晚的雅集開場。攝影 千龍網記者 王立立

          大陸琴人與臺北茶人上演琴與茶的對話,為當晚的雅集開場。攝影 千龍網記者 王立立

        大陸古琴藝術家王鵬與臺灣古琴藝術家李孔元合奏《高山》、《流水》。攝影 千龍網記者 王立立

          大陸古琴藝術家王鵬與臺灣古琴藝術家李孔元合奏《高山》、《流水》。攝影 千龍網記者 王立立

          千龍網臺北4月24日訊 絲竹裊裊,琴瑟繞梁,茶香茵蘊。24日晚,一臺“高山流水”兩岸古琴藝術雅集在臺北市中山堂舉辦,來自海峽兩岸的古琴藝術家以古雅與時尚兼具的精彩演出,為“2014兩岸城市文化互訪系列—北京周”活動啟幕。

          “高山流水”兩岸古琴藝術雅集由《共享》、《樂動》、《融合》三個篇章構成,第一篇章《共享》,體現開門奉茶以禮待,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情景。在大陸著名古琴藝術家王鵬的悠然琴聲中,臺北茶人呂禮臻演繹了茶席,呈現出當代文人琴與茶之間的對話。隨后,王鵬與臺灣古琴藝術家李孔元分別演繹了古琴曲《高山》、《流水》,二人琴音相和,心意相通,再現了伯牙子期的知音佳話。

          隨后的《樂動》、《融合》,則展現了古琴與昆曲、大提琴、吉他、太極等藝術形式的不同對話,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多種藝術形式交織、美輪美奐的“新古典主義”盛宴。

          當晚的演出也獲得了臺灣觀眾的喜愛。在臺北故宮做書畫講解師的葉濱生在接受千龍記者采訪時表示,演出形式極為新穎,是一種新的藝術創新,“特別是大提琴與古琴的合奏,給人強烈的東西方文化碰撞,令人震憾。”

          令記者稍感意外的是,古琴這種古樸的藝術在臺灣也有不少年輕“粉絲”。女孩諸品方自幼留學加拿大,去年回臺后開始研習古琴,當晚的演出中,她最喜歡的是古琴與昆曲《牡丹亭》的搭配,“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顯示出古琴的多樣化。”她告訴記者。

          (特派記者 王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