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二屆海峽青年節

        榕臺大學生新聞營受到關注 四大洲都有媒體點贊

        2014-07-29 16:09:53來源:福州新聞網

        福州新聞網

          福州新聞網7月29日訊 于上周落幕的第五屆榕臺大學生新聞營,獲海內外媒體廣泛關注。截至昨天,來自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的147家媒體共刊發報道600多篇。媒體的關注度與報道量,創歷屆榕臺大學生新聞營之最。

          中央媒體給予積極報道

          第五屆榕臺大學生新聞營由本報與臺灣中華日報社、臺灣財團法人大碩青年關懷基金會主辦,福建融僑集團共辦,鼓樓區委宣傳部、倉山區委宣傳部、晉安區委宣傳部、馬尾區委宣傳部、福清市委宣傳部、長樂市委宣傳部、福建民俗博物館等單位協辦。

          雖然第五屆榕臺大學生新聞營舉行期間國內外大事不斷,但新聞營仍引起了國內主要媒體的廣泛關注。從新聞營在長樂機場組成的那一刻開始,大陸學生笑著為臺灣同學戴上茉莉花環、兩岸學生在機場熱烈相擁、新聞營在閩江邊開營、市委市政府領導與兩岸學子交談、在福州“海絲”史跡地采訪調查等,都一一呈現在中央電視臺的報道里。

          中共中央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的官方網站,也對第五屆榕臺大學生新聞營進行了充分報道。

          第五屆榕臺大學生新聞營的主要活動有四項:一是舉行開營儀式;二是兩岸學子聯手開展福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存調查;三是兩岸青年新聞講習所揭牌與正式開營;四是兩岸學子集體采訪福州市長楊益民。新華社、中新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從開營到結束給予全程報道,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網、新華網、央視網、央廣網、中新網、中國網、中國新聞出版網、中國記協網、中國臺灣網、中國青年網、中國工會網、中國日報網、參考消息網等,分別做了1篇~5篇的報道。

          新浪、搜狐、網易、騰訊等重要門戶網站,分別做了3篇~5篇的報道。

         

          大陸19個省份

          地方媒體刊發消息

          第五屆榕臺大學生新聞營雖是福州與臺灣新聞界、青年界的交流合作活動,但它在兩岸青年交流與媒體合作中的創新性,引起了多家地方媒體的高度關注。

          福建省、上海市的新聞媒體給予的關注度最高。福建日報、福建電視臺、福建東南電視臺、福建海峽衛視、福建人民廣播電臺、福建東南廣播公司、福建教育電視臺、東南網、福建之窗、福州日報、福州電視臺、臺海網、閩南網、廈門網、福州新聞網、寧德新聞網等32家媒體,分別做了1篇(條)~4篇(條)的報道。福州電視臺組織了一個攝制組,連續5天全程跟蹤報道第五屆榕臺大學生新聞營的全部活動。

          上海參與報道的媒體也較多,主流媒體的網絡版都做了多篇報道,東方網、新民網、解放網等,都做了3篇以上的報道。

          此外,北京、天津、重慶、河北、山西、遼寧、山東、江蘇、浙江、江西、廣東、新疆、廣西、貴州、四川、陜西、河南等省份,都有2家以上媒體做了報道。

          臺港媒體大篇幅報道

          第五屆榕臺大學生新聞營與臺灣有關,自然引起了臺灣媒體的關注。臺灣《民眾日報》《中華日報》等做了報道。其中,《民眾日報》以半版篇幅稱贊第五屆榕臺大學生新聞營搭建了兩岸青年交流、合作新平臺,并對兩岸學子展開尋訪“海絲”重要史跡地做了介紹。

          香港鳳凰網對第五屆榕臺大學生新聞營甚是關注,從準備開營,到正式開營,再到兩岸青年新聞講習所揭牌,都做了充分報道。

          香港《大公報》僅一次就以半版的篇幅,對第五屆榕臺大學生新聞營活動做了詳盡介紹。《中華時報》《亞太日報》及星島環球網也做了連續報道。

          四大洲都有媒體

          點贊新聞營

          第五屆榕臺大學生新聞營也引起了亞洲、歐洲、北美洲、大洋洲媒體的關注。其中,馬來西亞《聯合日報》、印尼《國際日報》、美國《僑報》、英國《英中時報》、大洋洲《大洋日報》分別以近一個版的篇幅,對第五屆榕臺大學生新聞營做了報道,特別對福州市長楊益民在接受兩岸營員采訪時介紹的福州融入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計劃給予了充分報道,對楊益民在接受采訪時展示出的大陸公仆親民、真誠、務實之風給予了高度評價。

          (福州晚報記者 劉琳 翁宇民/文 楊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