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由大學生打造的創意建構作品腦洞大開,速來圍觀!
2023-08-02 16:58:09來源:福建電視臺旅游頻道
第十一屆海峽青年節系列活動之“中建海峽杯”第十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決賽來了!又一波又美又實用的建構作品即將誕生!
第十一屆海峽青年節系列活動之“中建海峽杯”第十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決賽由福建省學生聯合會、中華青年交流協會、福建省土木建筑學會、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主辦,共青團福州市委員會、福州市學生聯合會、共青團福州大學委員會、福州大學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閩清縣人民政府承辦,將于在福州市閩清縣雄江鎮舉行。
11支入圍決賽的大陸隊伍和4支臺灣隊伍將分別為我們帶來怎樣有創意的建構作品,一起來看看吧!
湖南大學
三角形是最基本的二維幾何圖形,四面錐體也是最基本的空間原型;以基本三角形為“元”,通過單元體組合構成界面,面再圍合形成四面錐體的風亭空間的過程為“構”,貼合【元·構】的主題。
重慶大學
設計提取了象征平衡的正三角形作為構造元件,以無數元件匯聚成風動的反光表皮,形成具有強烈哲學性的三角立面,消隱于現實世界中,在清風浮動下若隱若現,恍若一扇通往另一個維度的時空之窗。
沈陽建筑大學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一元初始,萬象更新。將“元”解讀為“最初的單元”,設計靈感來自于“一片雪花”。通過仿生參數化的方式將雪花作為建構單元,符合力學特性和審美趣味。
福州大學
本次建構以“門”作為基本意象,門與門之間環環相扣,門生門,元生萬物。
構筑物將空間分為實境和虛境,實境中的門直接立在地面上,虛境中的門則由絲線倒垂于空中,形成失重感,同時,倒垂的門意象有些由方塊組合,取虛擬世界中的像素為要素,增強虛實對比。
中國礦業大學
在地面上傳播,建造空間,為人類文明編織一個空間。地下根部穿過地面,在地面上展開和編織,在我們腳下的土地使我們思考被忽視的自然力,每個彎曲構件的輪廓都在同一平面上,便于切割和施工。
大連理工大學
云煙山田杬雖微,浩天滄海筑浮嶼。杬微筑嶼,即為通過張拉整體結構,實現“元宇宙”對于傳統空間的顛覆,對自然原型的回溯。
煙臺大學
通過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聯,加入父母與孩子的情感,因而形成一個自由流動的“莫比烏斯環”,愛與被愛,需要與被需要可以發生改變。
合肥工業大學
“有無相乘,虛實相生”,虛者由實生也,實者由虛襯也。作品以實竹為骨,交錯連橫,立之而不到,可謂“構”以膜為網,尋捕虛風,感乘風之暢達,此為“元”。
安徽建筑大學
元,即始;生,即生長或旺盛,我們從元起,創造無限可能。設計采用了復合的建構系統,木結構作為主體結構,鋼拉索作為輔助結構,彈力布作為表皮系統,為游客和居民創造多元豐富的室外休憩、娛樂空間。
廈門大學
以元宇宙為出發點,在整個建筑體中將時間和空間聯系,作為分隔的圓形隔板象征著映照古往今來的月亮,穿插的踏板和橫梁則象征著圍繞在月亮周圍的云霧,走在通道中間,可以給人以穿越空間和時間的感受。
福建理工大學
“旋里”意味游子歸故里,暗含游子思念家鄉,返鄉后建設家鄉之意。鄉愁是中國人獨有的情懷,此次設計將作為“第二現實”的元宇宙概念融入建筑,希望用虛擬空間替代現實空間,打破空間距離的限制,為游子提供疏解鄉愁的新方法。
臺北科技大學
浩蕩的江水,波濤洶涌,以河流般起伏不定的浪,作為雛形發想。
閩濤以Bottom up的操作方式來組構涼亭,由基本單元型透過不同的接合方式與參數設計,讓整體造型產生漸變,模仿江水的涌動。
銘傳大學
將周遭景致轉化,并結合周圍梯田的概念,創造一個可以游戲于山間的空間意象,讓民眾可以在此穿梭、攀爬與停留。
華夏科技大學
椅子的座墊部分以雄江鎮的江水為靈感,采用流線型的曲線設計,讓人感受到江水流動的柔和和靈動。
椅子的背部設計靈感來自雄江鎮的山巒,采用鑲嵌的方式將山巒的輪廓融入椅背,營造出崇山峻嶺的壯麗景色。
聯合大學
在雄江小鎮的漁業特色中,找到靈感源泉。以魚的形象作為核心,進行造型的發展。魚型的構造物象征了人類下意識中構筑世界的起源,以生物作為構筑形狀的靈感,仿佛回溯至最原始的本能。
本次大賽評委陣容
“元”“構”一體 虛實相生,大賽決賽即將開始,這些隊伍是否能將圖紙上的設計完美的搭建成實體構筑物,讓我們一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