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臺青年走進長泰 感受鄉村振興新成就
2021-12-16 17:15:34來源:東南網
東南網漳州12月16日訊 12月16日,第五屆海峽兩岸(漳州)青年交流周活動在漳州啟動。當天下午,漳臺青年交流團一行走進漳州長泰區,開啟“漳臺青年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漳州行”活動,感受鄉村振興為長泰鄉村帶來的變化及發展成就。
漳臺青年交流團首先來到長泰巖溪鎮珪后村,參觀了鄉情館、葉氏家廟等地。珪后村位于巖溪鎮中心腹地,是“國家級生態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漳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不僅村里人過上了詩情畫意的幸福生活,也讓城里人找到了周末游玩的好去處。
漫步在珪后村的村道上,葉氏祖訓、法治公園、百畝荷花園、葉文龍故居…處處充滿文化氣息,一步一景。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新房子、一座座歷史悠久的古建筑、一道道生態文明的風景線,漳臺青年們感受著古村的鄉愁民俗,聆聽優良家風祖訓,現代新農村風貌讓漳臺青年不禁發出贊嘆。
據介紹,幾年前的珪后村,還是“臟、亂、差”的“空心村”,近年來,珪后村著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在不斷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不僅加快推進舊村改造、生豬整治、產業培育等項目,更是在留住鄉愁記憶上做足功夫,利用古民居升厝打造了長泰鄉情館(家風祖訓館),融入長泰的民風民情民俗,讓珪后村更加有傳統有文化有“氣質”。珪后村至今仍較為完好地保存40多處古厝、古廟、古井、古渠以及古樹等,其中,追遠堂、棣芬堂、普濟巖、升厝等8處古建筑群,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看到舊村改造后的珪后村對比,感到很驚訝,短短幾年,鄉村振興給村里帶來巨大變化,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同時,鄉村振興中的文化振興也很關鍵,有了文化內涵整個村莊更有活力了。”臺青魏勝億向記者說道。
在結束珪后村的參觀后,漳臺青年一行來到巖溪鎮青年農場,體驗蘆柑采摘,品嘗長泰蘆柑。巖溪鎮是長泰蘆柑原產地,素有“中國蘆柑之鄉”美譽。巖溪鎮青年果場、五四農場是長泰蘆柑兩大主要生產基地,其種植蘆柑曾連續三屆獲評“全國優質水果”,多次獲評“中國綠色食品”“福建省優質水果金獎”等。
走進巖溪青年農場,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果香,果園的蘆柑樹上果實累累,滿園金黃的蘆柑壓彎枝頭,一個個蘆柑像燈籠點綴在片片綠葉之中。漳臺青年們邊采摘邊品嘗,蘆柑園里一片歡聲笑語。
“我們的蘆柑汁多渣少,酸甜爽脆,早在1995年就獲得了綠色食品標志。”長泰巖溪鎮青年果場負責人說道。為進一步提升蘆柑特色產業,巖溪鎮推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扶持蘆柑業發展,組織農技人員指導農戶防治柑橘病蟲害,推廣生物防治技術;對新種蘆柑每畝進行補助,鼓勵農戶擴大無公害蘆柑種植面積;舉辦蘆柑文化節等展銷活動,進一步打響長泰蘆柑特色品牌,同時,幫助拓展電商、微商銷售渠道,推動果農增收致富。
近年來,長泰縣巖溪鎮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將“生態+”理念嵌入農業生產經營全過程,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著力打造品牌農業、生態農業、智慧農業,推動特色現代農業提質提效,奏響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綠色“交響曲”。
“今天和兩岸青年一起來到長泰區,第一次體驗了采摘蘆柑,讓我對長泰的特色蘆柑產業有了更深的認識。原來普通的一顆蘆柑有這么多學問,也能發展成這么大的產業,既可以帶動當地農民的收入,也能通過觀光采摘提高當地的旅游收入。”漳州臺胞代表、龍文區臺聯副會長潘燕蘋女士接受采訪時說道。
今天的最后一站,漳臺青年還走進長泰龍人古琴文化村,參加了古琴雅集,一起聆聽琴師的演奏,切身感受古琴文化與藝術。臺上琴者傾心投入,輕撩琴弦,陣陣琴聲從琴中緩緩流出,余音裊裊,繞梁不絕,漳臺青年屏息凝神,聽得如癡如醉。
長泰龍人古琴文化村是弘揚中華古琴文化及傳統文化的重要基地,據了解,龍人古琴成立于2003年,2010年正式落戶長泰。龍人古琴快速發展,現已建成龍人研琴坊、龍人古琴研究院、福建省龍人書院、福建龍人古樂團等機構,集古琴制作、琴學研究、非遺傳承、藝術傳播、文旅研學等于一體,不斷推動古琴文化的傳承弘揚與創新發展。
據悉,此次漳臺青年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漳州行,是第五屆海峽兩岸(漳州)青年交流周的系列活動之一。活動期間,漳臺青年將陸續走進鄉村看鄉村振興、走進企業看營商環境、進高校促校企對接,讓漳臺青年對漳州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有更加直觀的認識。
(記者 陳惠華 李姍姍 見習記者 沈文棟 文/圖)